首頁 > 房地新聞

買房不靠家裡...拚到吐血也難!行家:不是公平競賽、而是財富轉移

我要說一句很靠北但超級真實的話:買房這件事,從來都不是靠自己,是比誰爸媽比較有錢。

我成交過300多組客戶,10個裡面有6個靠爸媽,3個靠自己爆肝,剩下1個靠阿公阿嬤加持,你說靠爸丟臉?不,你不靠才要拼到吐血

2024年底成交一位20出頭的女生,全現金買北屯1500萬某知名大樓,你以為是她自己賺的?不是。她只是出現在產權登記欄位上,買房這場戲,她只是演主角,資金是整個大家族的製作成本,當天現場像開家庭會議,爸爸媽媽、阿公阿嬤、叔叔嬸嬸表弟表妹全到。

你以為是收入問題,其實是階級複製問題,很多人說:「低薪怎麼買得起?」我懂,但我得說——你的問題不是低薪,是你的世界沒有打開。

我見過太多拿美金、人民幣回來台灣買房的台商二代;看過重劃區地主一賣地就分三戶給小孩當成年禮;還有一堆用幾千萬現金一次付清買預售的年輕人,連貸款都不知道怎麼寫。

這些人你平常根本看不到,因為他們不在你租的社區、不是你辦公室同事、也不會跟你一同出遊,但他們就存在,而且買房買得比你買飲料還乾脆。

近期又有一個全現金買中山醫知名大樓,因為小孩子要讀醫學院,不同圈子,根本無法交流。

某天,我跟一位財力雄厚的爸爸討論小孩買房,我問:「那你預算多少?」他說:「隨便啦,反正不是用他以後要住的,是用來綁住他老婆的心。」你沒聽錯,有人買房是為了感情穩定;你為了買房,感情先吵三輪、存款歸零、爸媽還罵你不懂事,就算女友愛你,女友家裡也會看你條件。

事實很殘忍:不是你不努力,是遊戲規則本來就不是公平的。

你拼命上班加班投資理財,一年存20萬已經偷笑,別人阿嬤過年紅包就給你200萬當頭期款,還在糾結買不買,房子已經被現金客掃光。

跟建商殺價10萬,人家一句「誠意不夠」就直接跳過你,然後再滑手機看到新聞:「年輕人買不起房」,留言一堆:「吃土啦」、「不吃早餐不就有房了」、「薪水太低怪誰?」,心裡爆氣,但只能繼續加班還債。

更氣的是限貸令後,預售屋還沒有瘋狂降價,太平由鉅賣的嚇嚇叫、14期惠宇新案接待中心名車一台接一台。

最後,我想說:不是每個人都有爸媽幫,但如果你有,不要硬扛;如果你沒有,也別自怨自艾。

而是——你要更冷靜,更務實,更有策略,與其怨天尤人,不如早點規劃:該租就租,但記得存頭期款;該認命就認命,但不能放棄增值自己;該靠爸就靠爸,爸媽願意幫,千萬別說不要,這年頭自己硬撐才最笨。

你不買房不代表輸,真的。只是你得明白:這場遊戲,不是公平競賽,是財富轉移,看懂這點,你就會知道,下一步怎麼走,不一定要贏別人,但不能輸給無知的自己。

◎本文內容已獲 房仲日常 謝濱展-阿濱 授權,原文出處於此;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。


資料來源